树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
意思:树头星渐渐消失,枝上露应下垂。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远的哲理吸引着读者。让我们一步步地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乌蟾不出海,天地无明时”这两句诗描绘了黎明前的景象,月亮不再照耀,乌蟾(即蟾蜍)不再出海,天地间一片黑暗。这里诗人用简洁的描绘展示了时间的变化,预示着黎明的到来。同时,这句诗也寓含了某种深刻的道理,即黑暗过后是光明,一切都在变化中。
“万国睡未觉,一声鸡已知”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黎明的到来。在万国都还在沉睡的时候,一声鸡鸣打破了寂静,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这里的“鸡”常常被视为新生的象征,它早早地醒来,预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
“树头星渐没,枝上露应垂”这两句诗描绘了黎明的景象,星星逐渐消失在树梢上,树枝上露水开始凝结。这里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黎明的美丽和清新,同时也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
最后,“人世纷纷事,劳劳只自为”这两句诗是对全诗的总结,也是对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的表达。人世间的纷纷扰扰的事情,人们忙碌不停,但这些事情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里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感慨,即生活就是如此,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事情都会自然发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示了黎明的美丽和清新,同时也寓含了深刻的哲理,即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新的一天总会到来,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受这个事实,享受生活的每一刻。这首诗的深度和哲理让人深思,也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