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後寄永叔》 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意思:多数人穷苦语,有人特别事豪逸。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别後寄永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酬韩愈侍郎批韩公古调诗见寄》,是一首表达作者对韩愈的感激、敬仰之情的诗。诗中描述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包括与亲人、朋友的别离之痛,受到韩愈的赏识和赞美,以及与其他人的交游和评价等。 首段通过描述作者前日与亲人离别、与朋友分别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和无言。接着,作者表达了对韩愈的感激之情,认为韩愈的诗歌赞美了他的诗作,并称赞他的诗歌风格与古调相匹。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与其他人的交往,包括穷苦之言、豪逸之事等,同时也表达了对韩愈诗歌的评价,认为韩愈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但又不失一致的风格。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想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让自己的名誉得到提升的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韩愈的敬仰之情和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交情的珍视和对世道的忧虑。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日辞亲泪,又为别友出。
愁极反无言,欲言词已窒。
荷公知我诗,数数形美述。
兹道日未堙,可与古为匹。
孟卢张贾流,其言不相昵。
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而於韩公门,取之不一律。
乃欲存此心,欲使名誉溢。
窃比於老郊,深愧言过实。
然於世道中,固且异谤嫉。
交情有若此,始可论胶漆。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豪逸

    引用解释

    1.犹言奔放洒脱。 宋 梅尧臣 《别后寄永叔》诗:“ 孟 、 卢 、 张 、 贾 流,其言不相昵,或多穷苦语,或特事豪逸。” 金 王若虚 《自笑》诗:“何须豪逸攀时杰,我自世间随分人。” 清 周亮工 《何省斋太史诗序》:“昔 陈思 生享华乐而文章豪逸。” 郭沫若 《<南冠草>附录夏完淳》:“《绍兴府志》称‘其性豪逸,丝竹满堂’,可见此

  • 穷苦

    读音:qióng kǔ

    繁体字:窮苦

    英语:(adj) impovished; destitute

    意思:(穷苦,穷苦)

    1.贫穷困苦。
    《吕氏春秋慎势》:“民之穷苦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