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
意思:诗人例穷苦,天意派逃走。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次韵张安道读杜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似乎是描述了文化的兴衰、时代的变迁以及诗人的命运。诗中出现的众多意象和象征,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诗歌才华。
“大雅初微缺,流风困暴豪”描绘了文化初衰,风雅不再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精神风貌的敏锐观察。“张为词客赋,变作楚臣骚”则进一步展现了文化的转变和衰落。
“展转更崩坏,纷纶阅俊髦”形象地表现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才的涌现。“地偏蕃怪产,源失乱狂涛”则象征着社会的偏离正道和混乱的源头。
“粉黛迷真色,鱼虾易豢牢”揭示了表面的华丽掩盖了真实,而“谁知杜陵杰,名与谪仙高”则表达了诗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无奈。
“扫地收千轨,争标看两艘”形象地描绘了竞争和争斗的场景。“诗人例穷苦,天意遣奔逃”则反映了诗人常常面临的困境和命运的无奈。
“尘暗人亡鹿,溟翻帝斩鳌”进一步展现了社会的混乱和变革。“艰危思李牧,述作谢王褒”则表达了诗人对英雄和贤者的思念。
“失意各千里,哀鸣闻九皋”反映了人们失意困苦的生活状态。“骑鲸遁沧海,捋虎得绨袍”则表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和不屈。
“巨笔屠龙手,微官似马曹”描绘了诗人虽有才华,却只能担任微末官职的尴尬境地。“迂疏无事业,醉饱死游遨”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苦闷。
“简牍仪刑在,儿童篆刻劳”反映了诗人虽然劳累,但仍然坚持创作的精神。“今谁主文字,公合把旌旄”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主导权的期望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整首诗意境深远,言辞犀利,充满了诗人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