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摩诘画》 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

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

意思:物外常常独自去,人世间无所求。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摩诘画》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丹青圣手,诗画皆精的艺术家形象,表达了对其艺术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赞美。首联“丹青王右辖,诗句妙九州”,以“丹青”和“诗句”点明主人公的身份和才华,王右辖既擅绘画,又工诗词,技艺精湛,名扬九州。颔联“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描绘了主人公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品格,他常常独往于自然之中,不追求人间的荣华富贵。颈联“袖手南山雨,辋川桑柘秋”,以景写情,通过描绘南山雨和辋川桑柘的秋景,展现了主人公清新脱俗的心境和审美情趣。尾联“胸中有佳处,泾渭看同流”,则以胸中佳境和泾渭同流之喻,表达了主人公胸怀大志,境界高超,超越了世俗纷扰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艺术才华和人格魅力的赞美,传达了对清新脱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丹青王右辖,诗句妙九州。
物外常独往,人间无所求。
袖手南山雨,辋川桑柘秋。
胸中有佳处,泾渭看同流。
作者介绍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关键词解释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物外

    读音:wù wài

    繁体字:物外

    英语:beyond the region of objective existence; transcendental

    意思: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
    汉·

  • 往人

    引用解释

    派往的人。《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 怦 有与将帅书云:‘事事往人口具。’”

    读音:wǎng rén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