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冬至三首》 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

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

意思:戒惧悲伤秋意,为什么要等到二毛。

出自作者[宋]张耒的《冬至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是一首描绘夜晚孤枕难眠,早起听鸡鸣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悲秋凄冷的心情。 首联“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直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夜深人静,孤枕难眠,听着鸡鸣声,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这一联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非常生动形象。 颔联“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进一步描绘了夜深人静的场景,夜深了,楼阁笼罩在寂静之中,更筹已尽,天寒星高,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 颈联“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这一联运用了典故和象征,表达了诗人的情感。陶令酒出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象征着清雅高洁的生活;楚臣骚则象征着屈原的悲愤之情。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雅和悲愤之情。 尾联“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最后两句直接点明诗人的情感,表达了悲秋之意。诗人不需要等到白发苍苍才感到悲凉,现在就已经有了悲秋之意。这一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描绘夜晚孤枕难眠的情景为主线,通过描绘夜深人静的场景和运用典故和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雅和悲愤之情,以及悲秋之意。整首诗语言简练生动,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孤衾不成寐,起坐听鸡号。
楼闭更筹静,天寒星斗高。
萧条陶令酒,清怨楚臣骚。
凛凛悲秋意,何须待二毛。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

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关键词解释

  • 凛凛

    读音:lǐn lǐn

    繁体字:凜凜

    短语:冰天雪地 刺骨 严寒 料峭 干冷

    英语:cold

    意思:(凛凛,凛凛)

    1.寒冷。
    《古诗十九

  • 秋意

    读音:qiū yì

    繁体字:秋意

    英语:The autumn scenery and weather.

    意思:
    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
    唐·颜真卿《赠僧皎然》诗:“秋意西山

  • 何须

    读音:hé xū

    繁体字:何須

    英语:what is the need

    意思:(何须,何须)
    犹何必,何用。
    三国·魏·曹植《野田黄雀行》:“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唐·封演《封氏

  • 悲秋

    读音:bēi qiū

    繁体字:悲秋

    英语:feel sad with the coming of autumn

    意思:对萧瑟秋景而伤惑。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须待

    读音:xū dài

    繁体字:須待

    意思:(须待,须待)

    1.依靠。
    汉·王充《论衡非韩》:“儒生,耕战所须待也;弃而不存,如何也?”

    2.等待。
    《三国志魏志

  • 二毛

    读音:èr máo

    繁体字:二毛

    意思:
    1.斑白的头髮。常用以指老年人。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杜预注:“二毛,头白有二色。”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