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悲秋》 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

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

意思:从来是最悲伤的时刻,更何况是悲秋客人还没回来。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悲秋》

全文赏析

这首诗《岁事荒凉冕易悲,西风日夜弄寒威。》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象的诗,通过对西风、寡妇、落叶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荒凉的感慨。 首句“岁事荒凉冕易悲”中,“荒凉”一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而“冕易悲”则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接下来的“西风日夜弄寒威。”一句,西风代表了秋天的象征,寒威则表达了秋天的冷酷和无情。 “秋来寡妇尤勤织,谁是行人未有衣。”这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寡妇仍然勤劳地织布,但是谁需要这些衣服呢?这暗示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常恐衰颜随节换”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恐惧和无奈,“空看落叶倚风飞”则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落叶在风中飞舞,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最后,“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悲伤和无奈,他是一个悲秋者,而且还没有归去,这进一步加深了他的痛苦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世事荒凉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自己的自怜。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岁事荒凉冕易悲,西风日夜弄寒威。
秋来寡妇尤勤织,谁是行人未有衣。
常恐衰颜随节换,空看落叶倚风飞。
从来最是悲秋者,况是悲秋客未归。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悲秋

    读音:bēi qiū

    繁体字:悲秋

    英语:feel sad with the coming of autumn

    意思:对萧瑟秋景而伤惑。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 从来

    读音:cóng lái

    繁体字:從來

    短语:固 有史以来 素 从 根本 平生 向 从古至今

    英语:always

    意思:(从来,从来)

    1.亦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