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上泝三皇坟,旁探百家语。

上泝三皇坟,旁探百家语。

意思:上溯到三皇坟,旁边探百家谈。

出自作者[宋]宋庠的《献臣学士与余通书因成感咏》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学者在古籍收藏地——群玉府中,孜孜不倦地阅读、整理古籍的场景。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夫君的敬仰和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学术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首联“夫君班扬俦,抱椠群玉府”,以赞美夫君的才华和学识,与班固、扬雄并列。句中的“抱椠”指的是手捧书籍,而“群玉府”则是传说中的仙宫宝库,象征着丰富的古籍收藏地。 颔联“久读未见书,躬抽击年谱”,描述了作者在群玉府中长时间阅读却仍未找到所需书籍的窘境,于是亲自抽检年谱,寻找线索。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寻找答案的决心。 颈联“坠绪獲先秦,亡篇出东鲁”,描述了作者在群玉府中找到了先秦遗留下来的文献资料,也发现了东鲁亡佚的篇章。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古籍的珍视和对学术的敬仰。 接下来的一联“上泝三皇坟,旁探百家语”,描绘了作者在群玉府中上溯三皇的传说,旁涉诸子百家的典籍,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学术的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究。 随后的一联“蒸青劲竹残,削误规刀苦”,描述了古籍整理过程中的艰辛,如蒸青竹简、削除错误、规刀刻字等,体现了学者们的敬业精神和学术道德。 尾联“种别踰九流,星罗轶千部”,表达了作者对古籍内容的丰富和博大精深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 最后几联“顾我寡见闻,蒙薰异伦伍”、“秘帙乐共披,认文许交举”、“家捩互纷纶,邮筩戏旁午”、“初无班嗣嗤,更免许慈拒”、“尚赖启新编,时时发聋瞽”等,则表达了作者对夫君的敬爱、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群玉府的感激之情。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学者在古籍收藏地孜孜不倦地阅读、整理古籍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夫君的敬仰和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学术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敬畏和追求,以及对学术道德和敬业精神的赞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夫君班扬俦,抱椠群玉府。
久读未见书,躬抽击年谱。
坠绪獲先秦,亡篇出东鲁。
上泝三皇坟,旁探百家语。
怪牒汲郡来,幽经茂陵聚。
英哲资缮藏,缇油画刊补。
蒸青劲竹残,削误规刀苦。
种别踰九流,星罗轶千部。
顾我寡见闻,蒙薰异伦伍。
秘帙乐共披,认文许交举。
家捩互纷纶,邮筩戏旁午。
初无班嗣嗤,更免许慈拒。
矧余羁官久,寂寞繄茅宇。
礼乏赠酒瓻,疑增照觞怒。
尚赖启新编,时时发聋瞽。

关键词解释

  • 百家语

    指 先秦 诸子百家的著作。《史记·秦始皇本纪》:“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汉 王充 《论衡·正说》:“ 秦始皇 下其议丞相府,丞相 斯 ( 李斯 )以为 越 ( 淳于越 )言不可用,因此谓诸生之言惑乱黔首,乃令史官尽烧‘五经’,有敢藏《诗》、《书》、百家语者刑,唯博士官乃得有之。” 章炳麟 《秦献记》:“或曰:‘ 秦 焚《诗》、《书》、百家语在人间
  • 百家

    读音:bǎi jiā

    繁体字:百家

    英语:various schools of thinkers

    意思:
    1.指学术上的各种派别。
    《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

  • 三皇

    读音:sān huáng

    繁体字:三皇

    英语:Sanhuang

    意思:传说中上古三帝王。所指说法不一。
    (1)伏羲、神农、黄帝。
    《周礼春官外史》:“﹝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 上泝

    读音:shàng sù

    繁体字:上泝

    意思:见“上溯”。

    解释:1.见\"上溯\"。

    造句:暂无

  • 家语

    读音:jiā yǔ

    繁体字:家語

    意思:(家语,家语)
    《孔子家语》的省称。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济水》:“余案《家语》,言仲由为郈宰,修沟渎,与之箪食瓢饮,夫子令赐止之。”
    唐·刘知几《史通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