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杜介》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

意思:暗示粲珠玉,不认为意先了。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赠杜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次梦游天台的奇幻经历,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天台山的美丽景色和仙人道士的飘逸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迷茫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以梦游的形式展开,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诗人在梦中游历了天台山的各个景点,遇到了仙人道士,并且得到了他们的启示和教诲。这些情节充满了想象力和神秘色彩,让人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妙体验。 在诗歌的语言上,诗人运用了生动形象的描绘手法和流畅自然的诗句,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同时,诗人也运用了许多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于人生和真理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梦游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想象,展现了天台山的美丽景色和仙人道士的飘逸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迷茫和追求真理的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
松风吹菵露,翠湿香嫋嫋。
应真飞锡过,绝磵度云鸟。
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
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
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
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
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
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
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
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了。
我梦君见之,卓尔非魔娆。
仙葩发茗碗,剪刻分葵蓼。
从今更不出,闭户闲騕袅。
时从佛顶岩,驰下双莲沼。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微言

    读音:wēi yán

    繁体字:微言

    英语:sublime words

    意思:
    1.精深微妙的言辞。
    《逸周书大戒》:“微言入心,夙喻动众。”
    朱右曾校释:“微言,微

  • 珠玉

    解释

    珠玉 zhūyù

    (1) [pearls and jades;jewelry;gems]∶珠和玉;泛指珠宝

    (2) [witty remark;beautifully written verses or articles]∶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