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诗词古文网
搜索
首页
分类
作者
诗文热榜
课本古诗
词牌名
合称
古籍
首页
《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
意思:
焚烧宝真爱宝贝,碎玉玉不忘。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
全文赏析
原题:轼欲以石易画晋卿难之穆父欲兼取二物颖叔欲焚画碎石乃复次前韵并解二诗之意
相关句子
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
出自《照镜》作者:[唐]王建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
--
出自《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作者:[唐]韩愈
小亏或大全,知恶及真爱。
--
出自《和赵晋臣敷文积翠岩去纇石》作者:[宋]辛弃疾
两穷偶寓意,岂必真爱花。
--
出自《寄题向抚州采菊亭》作者:[宋]范成大
如公真爱世,请具济川舟。
--
出自《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浮花》作者:[宋]陈宓
逢人说爱山,谁何是真爱。
--
出自《题黄岩蔡氏青在亭》作者:[宋]高斯得
然脐郿坞患溢世,焚宝鹿台身易货。
--
出自《和王乐道烘虱》作者:[宋]王安石
菊釂萸残玉未颓。
--
出自《鹧鸪天·菊釂萸残玉未颓》作者:[宋]无名氏
万里鞭先著,连城玉未瑕。
--
出自《送史同叔司直造朝》作者:[宋]孙应时
一树才开玉未残,忍此风雪耐些寒。
--
出自《和林处士梅诗八首》作者:[宋]刘学箕
餐玉未从仙老试,赐金应与故人分。
--
出自《送钱子予新除博士致政还越中》作者:[明]蒲庵禅师
玉未琢前犹索辩,金轻煅后更何疑。
--
出自《首尾吟》作者:[宋]邵雍
他山有石能攻玉,玉未全成老已催。
--
出自《书事吟》作者:[宋]邵雍
得侯方丐公,怀金未忘玉。
--
出自《题李梦发知足斋》作者:[宋]王之道
佳句独高珠履上,贵名都忘玉樽前。
--
出自《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辛亥三月十八日游御河二首》作者:[宋]强至
诗句原文
春冰无真坚,霜叶失故绿。
鹖疑鹏万里,蚿笑夔一足。
二豪争攘袂,先生一捧腹。
明镜既无台,净瓶何用蹙。
(古蹴、蹙通。
)盆山不可隐,画马无由牧。
聊将置庭宇,何必弃沟渎。
焚宝真爱宝,碎玉未忘玉。
久知公子贤,出语耆年伏。
欲观转物妙,故以求马卜。
维摩既复舍,天女还相逐。
授之无尽灯,照此久幽谷。
定心无一物,法乐胜五欲。
三峨吾乡里,万马君部曲。
卧云行归休,破贼见神速。
(晋卿将种,常有此志。
)
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关键词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