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醉乡隔万里,岂无寸地可逃愁。
意思:中国醉乡相隔万里,难道没有任何地方可以逃避忧愁。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逃愁》
全文赏析
这首诗《年饥未可倾家酿,昼短真当秉烛游。中国醉乡隔万里,岂无寸地可逃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沉的语气,表达了作者对年饥、昼短、醉乡、逃愁等主题的深深思考。
首句“年饥未可倾家酿”揭示了年成饥荒的社会现实,百姓家中无粮,连家中存酿的美酒也无法倾尽,形象地描绘了年饥给人们带来的苦难。
“昼短真当秉烛游”则以昼短和秉烛游两个意象,进一步描绘了生活的艰辛。白天的时间因为年饥而缩短,人们不得不提前开始劳作,夜晚则需秉烛而行,照亮生活的道路。
“中国醉乡隔万里”则表达了作者对醉乡的向往,希望能在万里之外的醉乡中,忘却现实的苦难。然而,“岂无寸地可逃愁”又揭示了现实的无情,即使有这样的地方,也无法逃避生活的愁苦和艰辛。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年饥、昼短、醉乡、逃愁等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深深忧虑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诗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远的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