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为中国患,亦为中国利。
意思:黄河是中国担心,也为中国利益。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送史供奉汴口都大》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河患为题材,通过描绘河的利害关系,表达了对治理河患的关注和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河流的形态和作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
首先,诗中通过“其患啮堤防,其利通粮馈”的描述,表达了河流既有破坏堤防的危害,也有沟通粮饷运输的便利。这反映了河流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双重作用,也暗示了治理河患的重要性。
其次,诗中通过“分流入浚汴,万货都城萃”的描绘,展示了河流在交通和贸易中的作用。河流成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重要通道,为物资交流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然而,诗中也揭示了河流的潜在问题。河流有时会暴涨,有时会滞留,这些问题需要得到妥善处理。诗人通过“疏导欲其宜,径度有所异”的表述,表达了对合理治理河流的期望。
此外,诗中也反映了历史上的治理问题。过去的人们常常追求邀功名利,而忽视了治理河患的重要性。这导致了河流溃溢等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最后,诗中提到了明君贤臣的形象。诗人赞扬了圣天子选中的常侍,他们能够勤勉尽责、调和众吏,为治理河患做出了贡献。然而,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不容忽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河患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治理河患的关注和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示了河流的自然形态和社会作用,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和政治问题。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