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京兆府新栽莲 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意思:动物的天性就像这样,事人也应该是这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京兆府新栽莲 时为周至尉趋府作》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污浊之水边莲花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对生命处境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悲悯。 首段描绘了污浊的沟渠中荷叶田田的景象,接着诗人长叹一声,想象到了溪边的莲花该是何等的美丽。然而,接下来的诗句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淤泥虽清,却无法让莲花恢复往日的馨香;红尘扑面,颜色不再鲜亮。这就像人世间的一些事物,虽然环境看似美好,但一旦离开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可能遭受摧残。 诗人通过莲花的遭遇,对物性的变化和人事的变迁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感叹生命的脆弱,以及环境对生命的影响。最后,他回忆起溪边莲花昔日的美好,对比今日的憔悴,更显出对生命处境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对生命处境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悲悯。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宜然

    读音:yí rán

    繁体字:宜然

    意思:应该这样。
    汉·张衡《西京赋》:“小必有之,大亦宜然。”
    唐·刘禹锡《天论上》:“彼宜然而信然,理也。”
    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德祐表诏》:“以小事大

  • 物性

    读音:wù xìng

    繁体字:物性

    英语:ties of matter

    意思:事物的本性。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呜唿!地土风气之能移物性如是耶?”清·沈覆《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 人事

    读音:rén shì

    繁体字:人事

    英语:personnel

    意思:
    1.人之所为;人力所能及的事。
    《孟子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

  • 犹如

    读音:yóu rú

    繁体字:猶如

    英语:(adv) like; seemingly as if

    意思:(犹如,犹如)
    如同。
    《关尹子二柱》:“盖风雨雷电皆缘气而生,而气缘心生,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