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沟贮浊水,水上叶田田。 我来一长叹,知是东溪莲。 下有青泥污,馨香无复全。 上有红尘扑,颜色不得鲜。 物性犹如此,人事亦宜然。 托根非其所,不如遭弃捐。 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 今来不得地,憔悴府门前。 |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污浊之水边莲花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对生命处境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悲悯。 首段描绘了污浊的沟渠中荷叶田田的景象,接着诗人长叹一声,想象到了溪边的莲花该是何等的美丽。然而,接下来的诗句却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淤泥虽清,却无法让莲花恢复往日的馨香;红尘扑面,颜色不再鲜亮。这就像人世间的一些事物,虽然环境看似美好,但一旦离开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可能遭受摧残。 诗人通过莲花的遭遇,对物性的变化和人事的变迁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他感叹生命的脆弱,以及环境对生命的影响。最后,他回忆起溪边莲花昔日的美好,对比今日的憔悴,更显出对生命处境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对莲花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对生命处境的深深忧虑和对美好事物被摧残的悲悯。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和反思,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