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风沙》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意思:江水六月没有渡口,惊涛骇浪高吹花。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长风沙》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水六月无津涯》是一首描绘江河壮丽景象和舟行江上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舟师勤劳坚韧精神的赞美。 首联“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以壮丽的江景开篇,波澜壮阔的江水浩渺无边,惊涛骇浪高过岸边的花。这样的描绘为整首诗定下了雄浑壮丽的基调,使人仿佛置身于江边,感受着江水的汹涌澎湃。 颔联“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描绘了舟行的过程,随着摇橹声渐行渐远,荻花在风中摇曳,船只也渐渐进入宽阔的长风沙。这一联生动地描绘了舟行江上的动态美,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舟师驾驭江河的敬佩之情。 颈联“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描绘了三巴地区的壮丽风光,长风古道,樯竿参差,与烟树交相辉映。这一联展现了作者对三巴地区的深厚感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尾联“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则表达了对舟师辛勤劳动的同情和对他们坚韧精神的赞美。无论是南来的还是北去的船只,都在这个小市集上相依为命,共同度过凄凉的小夜。这不仅是对舟师精神的赞美,也是对所有劳动者的赞美。 整首诗以壮丽的江景为背景,通过对舟行的描绘和对劳动者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者的敬意。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劳动者的同情和对他们坚韧精神的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水六月无津涯,惊涛骇浪高吹花。
橹声已出雁翅浦,荻夹喜入长风沙。
长风自古三巴路,樯竿参差杂烟树。
南船北船各万里,凄凉小市相依住。
歌呼杂沓灯火明,黄昏风死浪亦平。
劳苦舟师剩沽酒,安稳明朝到池口。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解释

  • 骇浪

    读音:hài làng

    繁体字:駭浪

    意思:(骇浪,骇浪)
    汹涌澎湃,令人心惊的浪涛。
    汉·王粲《浮淮赋》:“凌惊波以高骛,驰骇浪而赴质。”
    唐·杜甫《奉汉中王手札》诗:“已觉良宵永,何看骇浪翻。”

  • 惊涛

    读音:jīng tāo

    繁体字:驚濤

    意思:(惊涛,惊涛)
    震摄人心的波涛。
    三国·魏·曹丕《沧海赋》:“惊涛暴骇,腾踊澎湃。”
    唐·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落日惊涛上,浮天骇浪长。”

  • 惊涛骇浪

    读音:jīng tāo hài làng

    繁体字:驚濤駭浪

    短语:风暴 狂澜 风浪 雷暴 狂飙

    英语:terrifying waves

    意思:①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船在~

  • 江水

    读音:jiāng shuǐ

    繁体字:江水

    英语:river

    意思:即长江。
    《淮南子墬形训》:“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
    高诱注:“江水出岷山。”<

  • 六月

    读音:liù yuè

    繁体字:六月

    英语:June

    意思:《诗小雅》篇名。序云:“《六月》,宣王北伐也。”
    《国语晋语四》:“秦伯赋《六月》。”
    韦昭注:“《六月》,道尹吉

  • 无津

    引用解释

    1.没有渡口。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君门以九重,道远河无津。”

    2.喻无进身之路。《晋书·陶侃传》:“及 逵 去, 侃 追送百餘里。 逵 曰:‘卿欲仕郡乎?’ 侃 曰:‘欲之,困於无津耳。’”

    读音:wú jīn

  • 吹花

    读音:chuī huā

    繁体字:吹花

    意思:
    1.吹动花;吐花。
    唐·虞世南《奉和咏风应魏王教》:“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宋·陆游《春晚村居绝句》之一:“春雨乍晴桑吐叶,秋风初冷稻吹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