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头侠少行歌呼,方演东晋谈西都。
意思:陌头侠少行欢呼,正演东晋清谈西都。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再和》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谈玄”风气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批判。
首联“陌头侠少行歌呼,方演东晋谈西都”,描绘了场景的开端,一位侠少在街头行歌,引领起一场东晋式的玄谈。东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崇尚清谈、追求玄远的时代,此句以此为喻,暗示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谈玄风气。
颔联“哇淫奇响荡众志,澜翻辨吻矜群愚”,描述了玄谈的内容和效果。“哇淫”形容声音的放肆放纵,“奇响”则指玄谈的内容离奇深奥,能够“荡众志”,即影响大众的意志。“澜翻”和“辨吻”则分别形容辩论的繁复和口才的雄辩,但这些玄谈在愚昧者面前夸耀,无疑是一种“矜群愚”的行为。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细节,对玄谈者的行为和言论进行了批判。“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讥讽那些装腔作势、故作高深的人。“荒唐夸父走弃杖,恍惚象罔寻珠”,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追求虚无、忽视实际的态度的不满。“效牵酪肖渥洼马,献宝远致崑崙奴”,则是对那些追逐虚名、卖弄玄虚的人的讽刺。
颈联“岂无苹藻可羞荐,亦有黍稷堪舂揄”,进一步描绘了社会上对玄谈的普遍态度。有人用苹藻等食物来比喻玄谈的高深,但也有人用黍稷等食物来比喻其实际。这里,“羞荐”和“舂揄”两个动作的运用,形象地表达了对玄谈的复杂态度。
尾联“臞翁伤今援古谊,通国争笑翁守株”,则直接点明了对这种玄谈风气的不满和批判。诗人以“臞翁”自喻,认为这种崇尚清谈的风气是错误的,应该援引古人的道理,回到实际生活的道路上来。然而,这种观点却遭到社会的普遍嘲笑和讥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玄谈风气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诗人通过对具体场景、人物、行为的描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病态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