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邺中行》 日日台上群乌饥,峨峨七子宴且喜。

日日台上群乌饥,峨峨七子宴且喜。

意思:天天台上一群乌鸦饥荒,巍峨七子宴又高兴。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邺中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铜雀台的怀古诗,通过对铜雀台昔日繁华和今日荒凉的对比,表达了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中首先描绘了铜雀台昔日的盛况,描述了曹操父子在台上宴饮、观赏乌群飞翔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欢乐、热闹的氛围。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了铜雀台今日的荒凉,人们被驱逐、被迫劳动的悲惨境遇,表现出一种悲凉、哀怨的氛围。 在描绘铜雀台昔日和今日的对比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写,如“自兹不得为故人,输作左校滨於死。”“其余数子安可存,纷然射去如流矢。”等,使得诗歌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此外,诗人还通过铜雀台今昔的对比,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那些曾经在台上享受过繁华、如今却落得悲惨境遇的人们的同情和感慨。这种感慨和同情,也是诗歌的主题所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怀古之作,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那些曾经辉煌、如今却落魄的人们的同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武帝初起铜雀台,丕又建阁延七子。
日日台上群乌饥,峨峨七子宴且喜。
是时阁严人不通,虽有层梯谁可履。
公干才俊或欺事,平视美人曾不起。
五官褊急犹且容,意使忿怒如有鬼。
自兹不得为故人,输作左校滨於死。
其余数子安可存,纷然射去如流矢。
鸟乌声乐台转高,各自毕逋夸疐尾。
而今抚卷迹已陈,唯有漳河旧流水。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峨峨

    读音:é é

    繁体字:峨峨

    英语:high

    意思:
    1.高貌。
    《文选<楚辞招魂>》:“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
    吕向注:“峨峨,高貌。”
    汉·司马

  • 日日

    读音:rì rì

    繁体字:日日

    意思:每天。
    《左传哀公十六年》:“国人望君如望岁焉,日日以几。”
    唐·王昌龄《万岁楼》诗:“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鲁迅《花边文学偶感》:“无

  • 且喜

    读音:qiě xǐ

    繁体字:且喜

    意思:犹言可喜、幸喜。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一摺:“员外,且喜且喜,小姐说今夜晚间约定在玉清庵中与你赴期,教我先将的鸳鸯被来了也。”
    《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