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国清化人示寒山》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意思:寒山、拾得,旁观者为兴悲伤。

出自作者[宋]王之道的《国清化人示寒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师从天台来所创作的诗集的赞扬和感慨,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敬意和对世间众生的感慨。 首先,诗中表达了对师集诗的敬仰之情,还未读其诗,眼泪就已经流下。这表明诗中所蕴含的情感深深打动了他,也表达了对老师才华的敬仰。 接着,诗中通过对比世间众人,表达了对世人的感慨。他指出世间的人在迷妄中生活,谁能够觉醒呢?他们像浮沉在苦海中一样,没有出路。这里用比喻来形容世人的困境,形象生动。 然后,诗中又提到了寒山和拾得两位高僧,他们在一旁观看着众生的苦难,表达了对众生的同情和悲悯。诗中还提到了《诗经》中的三百篇,这些诗歌既劝诫又嘲笑,表达了对那些尚未觉醒的人的期待和关怀。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老师想要用国清钵来救济云堂的饥饿,赠送诗集也是表达对作者的关怀。诗的结尾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和敬意,同时也希望老师能够继续传播这样的理念,让更多的人能够觉醒。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厚意的诗,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对世人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它通过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师从天台来,示我一集诗。
开编未及读,涕泪已交颐。
纷纷世间人,迷妄觉者谁。
浮沉苦海中,俗出无端涯。
寒山与拾得,旁观为兴悲。
作诗三百篇,劝戒仍嘲嗤。
觉此未觉者,当下成牟尼。
此意亦良厚,奈何人罕知。
师持国清钵,欲救云堂饥。
赠言亦安用,聊以报所贻。
作者介绍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关键词解释

  • 寒山

    读音:hán shān

    繁体字:寒山

    英语:Han Shan

    意思:
    1.传说中北方常寒之山。
    《楚辞大招》:“魂乎无北!北有寒山,逴龙赩只。”
    王逸注:“言北方有

  • 旁观

    读音:páng guān

    繁体字:旁觀

    短语:作壁上观 坐山观虎斗 袖手旁观 坐观成败 隔岸观火 冷眼旁观

    英语:spectator

    意思:(旁观,旁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