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息庵送春》 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

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

意思: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河。

出自作者[宋]白玉蟾的《寓息庵送春》

全文赏析

这首诗《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优美诗篇。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鱼一鸟、一雨一泥,都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首联“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笔下自然”这一词汇,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暗示了自然景色是诗人笔下的丰富素材。而“天工”则表达了自然的伟大和神奇,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准备的一盘美妙的山溪景色,让人流连忘返。 颔联“鱼知水暖不胜跃,莺见花飞只管啼”,诗人通过描绘鱼儿在暖水中跃动,莺鸟在花丛中飞舞的场景,表达了春日暖阳给自然带来的生机和活力。鱼儿跃动的场景,暗示了水温的上升,而莺鸟的啼鸣则传达了春天的气息。 颈联“树头鸠使妇唤雨,屋后竹教孙出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中的细节,通过描述鸠鸟召唤雨水,竹林教孙儿出泥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鸠使妇唤雨的场景,给人一种温馨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感觉,而屋后竹教孙出泥的描绘则让人感受到了竹林中生命的繁衍。 尾联“太白十杯人酕(左舟右定),碧桃洞口日衔西”,诗人以酒和桃花为象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太白十杯人酕,意为饮下十杯美酒后仍意犹未尽,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享受。而碧桃洞口日衔西,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洞口,桃花盛开,阳光西斜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鱼一鸟、一雨一泥都赋予了生命和情感,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的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引导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笔下自然诗料饱,天工饤出好山溪。
鱼知水暖不胜跃,莺见花飞只管啼。
树头鸠使妇唤雨,屋后竹教孙出泥。
太白十杯人酕(左舟右定),碧桃洞口日衔西。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

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

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他曾云游罗浮、武夷、天台、庐山,阁皂等地,寻师访友,学道修炼,经历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艰辛岁月。他在云游途中,先后收留元长、彭耜、陈守默、詹继瑞为徒。据称‘四方学者,来如牛毛‘,影响日益扩大,自此打破自张伯端至陈楠以来南宗的单传历史。旋即复归武夷止止庵传道授法,正式创立金丹派南宗。

关键词解释

  • 山溪

    读音:shān xī

    繁体字:山溪

    意思:(参见山谿)
    亦作“山谿”。

    1.山川;山河。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三

  • 天工

    读音:tiān gōng

    繁体字:天工

    英语:Nature\'s engineering

    意思:
    1.天的职任。古以为王者法天而建官,代天行职事。
    《书皋陶谟》:“无旷庶官,天工

  • 笔下

    读音:bǐ xià

    繁体字:筆下

    英语:the wording and purport of what one writes

    意思:(笔下,笔下)

    1.书写时落笔的地方。

  • 自然

    读音:zì rán

    繁体字:自然

    短语:决计 必定 一定 肯定 毫无疑问 早晚 得 必 迟早 一准 定

    英语:nature

    意思:
    1.天然,非人为

  • 诗料

    读音:shī liào

    繁体字:詩料

    意思:(诗料,诗料)
    做诗的材料。
    宋·范成大《中秋卧病呈同社》诗:“卧病窘诗料,坐贫羞酒钱。”
    明李开先《暮春游城东水村》诗之二:“触目俱诗料,置身在画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