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薯蓣苗与兴宗》 愿益君子年,康直体无疾。

愿益君子年,康直体无疾。

意思:希望增加君子年,康直身体没有病。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送薯蓣苗与兴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客人从魏都带来山芋(山药)种子的故事,诗人种植这些山芋,并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绘。诗人以山药为引子,表达了对友人诚挚的思念,同时也展示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在诗歌的开头,诗人描述了客人从魏都带来山芋种子,他将这些种子撒在肥沃的土地上,春天来临时,山芋苗如栉比般生长。这里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春苗茂密的景象。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家庭空间狭窄,树木种植过于密集,但山芋仍然顽强地生长。这里用了拟人手法,将山芋描绘得充满生气和活力。同时,诗人也借山芋的生长,传达出一种坚韧不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诗歌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他提到自己家中储藏着各种药材,喜欢阅读医药书籍,因此了解山芋的药用价值。这里诗人用了典故,展示出他对中医药文化的熟悉和敬仰。 接着,诗人表示愿意将山芋献给友人,以增加他的寿命,祝愿他身体健康。这里用了象征手法,将山芋作为一种祝福和关爱的象征。 最后,诗人描绘了山芋的生长状况,以及采摘、烹饪和品尝的过程。他用了生动的描绘手法,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山芋的美味。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然馈赠的感恩和珍惜之情。 整首诗以山芋为线索,贯穿始终。诗人通过对山芋的描绘,展示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友情、健康和生命的珍视之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客从魏都来,贻我山藷实。
散之膏土间,春苗比如栉。
吾家庭户狭,树艺苦其密。
危根递扶载,怒牙犹怫郁。
兴言念伊人,好嗜与我一。
家蓄桐君事,喜观汜氏述。
虽为簪带拘,雅尚林樊逸。
分献取其诚,岂容羞薄物。
况闻知药者,饵此等苓术。
愿益君子年,康直体无疾。
散诞得宽壤,繁大宜无日。
萧桃新蔓抽,苯莼故丛失。
入冬霜霰严,叶落掊可出。
伸如猿臂长,拳若熊膰腯。
拾木爨铜鼎,相期聚书室。
谁得与共徒,豀茶与山栗。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君子

    读音:jūn zǐ

    繁体字:君子

    短语:正人君子 仁人志士

    英语:nobleman

    意思:
    1.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常与“小人”或“野人”对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