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和二首》 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

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

意思:落后了射钩而中的,壮哉击鼓以进攻的。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自和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感慨。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和自身经历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世事无常的深深感叹。 首句“横身久塞杨朱路,洒泣俄悲墨子岐。”描绘了诗人长期坚守自己的原则,像杨朱一样坚持自我,同时又像墨子一样面临抉择的情境。杨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主张贵生重己,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而墨子则代表了兼爱和非攻的思想,面对战争和冲突时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诗人的“洒泣”和“俄悲”表达了他对这种抉择的复杂情感,既有不舍,又有对未来的期待。 “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这两句是对特定历史人物的描绘。射钩而中者指的是姜子牙,他在未发迹时曾射中了周文王,以此引起了周文王的注意。诗人的“陋矣”表达了对这种偶然机遇的淡然处之,而对那些需要大声疾呼才能得到公正对待的人表示同情。“壮哉”则是对他们坚韧不屈精神的赞美。 “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现实处境。他虽然没有被提升到更高的职位,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有时甚至需要租船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这种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公正的执着追求,即使面临困难和压力也毫不退缩。 最后两句“八风舞罢君恩歇,赢得闲愁上两眉。”诗人以比喻的手法,将君主的恩宠比作八面来风,当恩宠消失时,便如同八风舞罢,只剩下空虚和忧愁。这表达了诗人对失去机会和认可的无奈和忧虑,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诗人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人生起伏和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人坚守自己的原则,即使面临困难和压力也毫不退缩,这种精神值得赞赏。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横身久塞杨朱路,洒泣俄悲墨子岐。
陋矣射钩而中者,壮哉鸣鼓以攻之。
侍读自无迁府分,中丞还有僦船时。
八风舞罢君恩歇,赢得闲愁上两眉。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射钩

    读音:shè gōu

    繁体字:射鈎

    意思:(射钩,射钩)

    1.指管仲射齐桓公事。
    春秋时齐襄公昏乱,其弟纠奔鲁,以管仲、召忽为师;小白奔莒,以鲍叔为师。
    襄公死,纠与小白争归齐国为君。<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