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意思:廓然归何处,落后了怎么能胜任。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过庐山下》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云霾汹涌,风暴将至的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莫测。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开篇两句,描绘了乱云翻滚,笼罩着山峰,风势疾劲,自南向北吹袭。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能感受到山雨欲来的气氛。
接着,诗人以群鸟争相飞翔、龙腾风起等形象,进一步渲染了风暴的威猛气势。而后,“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两句,以“可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云雾缭绕中的山景的怜爱之情,同时以“紫翠岚”描绘出山间云雾的色彩变幻。
“雁没失东岭,龙腾风西龛。”两句,通过雁群消失在东岭、龙腾风起于西龛的形象,展现了风暴的来去无踪,以及自然的壮美。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两句,则以人物的反应,衬托出自然景象的变幻莫测,人们坐着谈笑间,风云已千变万化。
接着,“暴雨破坱圠,清飙扫浑酣。”两句,描绘了暴雨如注,清风吹扫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风雨的威力。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之威,深感自身的渺小和无力。
最后,“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五老数松雪,只溪落天潭。”四句,以紫霄峰、白石庵、五老松雪、天潭溪落等自然景象作结,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美。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和变幻莫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