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更漏子·背江楼》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意思:京口路,归帆过,正是芳菲准备度。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更漏子·背江楼》

全文创作背景

温庭筠的《更漏子·背江楼》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这首词是他在一次旅行中,自京口北渡长江归家途中所作。具体来说,会昌二年(842年)春,温庭筠自吴中游历越中,约在同年的秋天返回吴中。这首词的创作时间点,正是在会昌三年(843年)的暮春,他从吴中返回长安的途中。词中的“背江楼”、“归帆渡”等意象,反映了他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而“芳菲欲度”则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暗示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
堤柳动,岛烟昏,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
银烛尽,玉绳低,一声村落鸡。
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浓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有《花间集》遗存。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被尊为“花间词派”之鼻祖。

关键词解释

  • 京口

    读音:jīng kǒu

    繁体字:京口

    英语:Jingkou

    意思:古城名。在今江苏·镇江市。公元209年,孙权把首府自吴(苏州)迁此,称为京城。公元211年迁治建业后,改称京口镇。
    东晋、南

  • 归帆

    读音:guī fān

    繁体字:歸帆

    意思:(归帆,归帆)
    指回返的船只。
    唐·陈子昂《白帝城怀古》诗:“古木生云际,归帆出雾中。”
    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 芳菲

    读音:fāng fēi

    繁体字:芳菲

    英语:fragrance

    意思:
    1.花草盛美。
    南朝·陈·顾野王《阳春歌》:“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唐·韩愈《梁国惠康公

  • 正是

    读音:zhèng shì

    繁体字:正是

    短语:幸 难为 亏得 幸好 亏 幸亏 幸而

    英语:just about

    意思:
    1.就是。
    南朝·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