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得杖藜来尽目,野棠山杏亦精神。
意思:得到杖藜来全部目,野海棠山杏也精神。
出自作者[宋]周文璞的《再游九溪》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昔年九溪十八涧,今度见之逾清真》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它通过生动的描绘九溪十八涧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
首句“昔年九溪十八涧,今度见之逾清真”中,“九溪十八涧”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点,它唤起了读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而“逾清真”则直接描绘了眼前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清新的自然环境的喜爱。
“静依落落石路晚,闲绕寂寂山家春”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石路上静坐,感受着春天的山家寂静的气氛。这里的“静”和“寂”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可怜潺湲似留客,更觉曲折能随人”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水流的特点,它似乎是在留客,又似乎是在随人曲折,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水流更加生动。
最后,“得得杖藜来尽目,野棠山杏亦精神”两句表达了作者在杖藜徐行的过程中,尽情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心情。这里的“野棠山杏”也是自然美景的一部分,它与前面的水流、山家等元素共同构成了美丽的画面。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九溪十八涧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