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芙蓉楼送辛渐》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意思:朋友呵,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出自作者[唐]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全文创作背景

《芙蓉楼送辛渐》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组诗歌,其创作背景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理环境:芙蓉楼位于湖南湘潭,地处湘江之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迹。王昌龄在这里送别好友辛渐,借景抒情,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与不舍。 2. 社会背景:唐代社会虽然繁荣,但也存在着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同时,官场上的腐败和争斗也时有发生。这种社会背景对诗人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们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 3. 个人经历:王昌龄一生坎坷,多次因为官场斗争而遭受贬谪。他的个人经历使得他在诗歌中更加关注人性的善恶、命运的无常等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综上所述,《芙蓉楼送辛渐》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地理环境、社会背景和个人经历等多个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关键词解释

  • 冰心

    读音:bīng xīn

    繁体字:冰心

    英语:moral purity

    意思:纯凈高洁的心。
    《宋书良吏传陆徽》:“年暨知命,廉尚愈高,冰心与贪流争激,霜情与晚节弥茂。”

  • 洛阳

    读音:luò yáng

    繁体字:洛陽

    英语:loyang

    意思:(洛阳,洛阳)
    牡丹的别称。因唐·宋时洛阳盛产牡丹,故称。
    明徐渭《牡丹赋》:“何名花之盛美,称洛阳为无双,东青州而南

  • 玉壶

    读音:yù hú

    繁体字:玉壺

    英语:jade pot

    意思:(玉壶,玉壶)

    1.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寓敬老、表功之意。
    《后汉书杨赐传》:“诏赐御府衣一袭,自

  • 亲友

    读音:qīn yǒu

    繁体字:親友

    英语:(n) friends and relatives

    意思:(亲友,亲友)

    1.亲戚朋友。
    《战国策赵策一》:“孟尝君曰:‘文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