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发非声,色前不物。
意思:来自非声,色前不物。
出自作者[宋]释祖钦的《偈颂七十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当机觌面全提”,通过描绘一种超脱物质、超越语言和动作的境界,强调了直接面对真理的重要性。
“言发非声,色前不物”表达了一种超越言语和物质的境界,这里“言”和“声”并不是真正的交流工具,而“色”也不是具体的物质对象。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强调了直接体验和理解的重要性。
“当机觌面全提”意味着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应该完全揭示真理,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或言语来表达。这强调了直接面对和理解真理的重要性,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形式或言语来传达。
“岂在拈槌竖拂”这句话引用了一些佛教修行中的象征性动作,如拈槌竖拂等,但在这里,它并不是强调这些动作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强调通过这些动作来揭示真理的重要性。
“山河大地,不碍眼光”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观念,认为山河大地并不妨碍我们的眼光。这强调了我们应该超越外在环境的束缚,保持对真理的开放性和无障碍性。
“万象森罗,形端影直”则是对外在世界的描述,它强调了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端正和清晰,以便能够看到万象森罗的真实面貌。这进一步强调了直接面对和理解真理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超越言语、物质、动作和外在环境的境界,强调了直接面对和理解真理的重要性。它鼓励我们超越二元对立的束缚,保持对真理的开放性和无障碍性,以便能够看到万象森罗的真实面貌。这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修行体验,值得我们深思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