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迎真身》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礼真身。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礼真身。

意思:四海无波八表我,恭听说今年对真正的自己。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闻迎真身》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对佛祖真身朝拜的场景,表达了对佛祖的敬仰和虔诚。 首句“四海无波八表臣”,描绘了朝拜的规模之大,表达了人们对佛祖的敬畏和尊重。接下来的“恭闻今岁礼真身”,表达了人们对于朝拜佛祖真身的期待和兴奋。 “七重锁未开金钥,五色光先入紫宸”,这两句描绘了佛祖的神秘和庄严,表达了人们对佛祖的敬仰之情。接下来的“丹凤楼台飘瑞雪,岐阳草木亚香尘”,描绘了朝拜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佛祖的感激之情。 最后,“可怜优钵罗花树,三十年来一度春”,表达了人们对佛祖的敬爱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暗示了朝拜的真身是佛祖的象征,也是人们心中的信仰和追求。 整首诗以描绘朝拜场景为主,表达了人们对佛祖的敬仰和虔诚,同时也展现了人们内心的信仰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海无波八表臣,恭闻今岁礼真身。
七重锁未开金钥,五色光先入紫宸。
丹凤楼台飘瑞雪,岐阳草木亚香尘。
可怜优钵罗花树,三十年来一度春。
作者介绍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今岁

    读音:jīn suì

    繁体字:今歲

    意思:(今岁,今岁)
    今年。
    唐·元稹《赋得数蓂》诗:“尧年始今岁,方欲瑞千龄。”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岂去岁之人皆忠厚,而今岁之士皆虚浮?”清·吴骞《扶

  • 真身

    读音:zhēn shēn

    繁体字:真身

    意思:佛教语。佛教认为为度脱众生而化现的世间色身。佛、菩萨、罗汉等。
    唐·慧能《坛经付嘱品》:“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
    宋·文

  • 四海

    读音:sì hǎi

    繁体字:四海

    短语:街头巷尾 所在 随处 天南地北 四野 四面八方 四方 各处 到处 无处 处处 八方 四处 无所不在 万方

    英语:the four seas

  • 无波

    读音:wú bō

    繁体字:無波

    意思:(无波,无波)

    1.不起波澜。
    《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杜甫《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 八表

    读音:bā biǎo

    繁体字:八錶

    英语:extremely remote areas beyond China

    意思:八方之外,指极远的地方。
    三国·魏明帝《苦寒行》:“遗化布四海,八表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