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民安乐养真身。
意思:百姓安乐培养真正的自己。
出自作者[元]王哲的《得道阳》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哲理诗,它以清凉的八月、白露匀净的场景为背景,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的隐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厌恶。
首先,诗中描绘了八月清凉的景象,白露均匀,万民安乐,营造出一种祥和、宁静的氛围。这种景象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即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不追求外在的浮华和喧嚣。
接着,诗中描绘了一位云外客的形象,他或是一位隐者,生活在尘世之中,但却不被尘世所染。他处于一种昏昏默默的状态,仿佛月亮中的仙人一般,既不显露自己的情感,也不被外界所干扰。这种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追求。
在描绘隐者形象的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态度。虽然身处尘世之中,但作者并没有被世俗的喜怒哀乐所影响,也没有被世俗的嗔恨所困扰。他处于一种逍遥的状态,如同云皮一般自然聚散,不受任何束缚。这种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描绘清凉、宁静的八月景象和隐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哲理诗,它通过描绘清凉、宁静的景象和隐者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的向往和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