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谁剥啄,县吏徵租声。
意思:门前是谁敲门声,县官吏征租声音。
出自作者[宋]陆游的《农家叹》
全文赏析
这首诗《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描绘了一幅农村生活的景象,通过描绘农民艰辛的劳作和艰难的生活,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首联“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描绘了农村的景象,山丘上种植着麦子,河流中种植着秔,展现出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农民的勤劳。但这也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难,因为种植麦子和秔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和资源。
颔联“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描绘了农民的艰辛劳作,牛身上带着疮疤,甚至可以看到骨头,但仍然在夜间耕作。这一联生动地表现了农民的勤劳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颈联“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表达了农民对太平生活的渴望。他们尽力从事农业劳动,希望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这反映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尾联“门前谁剥啄,县吏徵租声”揭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县吏来征收租税,敲门声打破了宁静,也敲醒了农民的噩梦。他们不得不面对官府的压迫和剥削。
接下来的诗句“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描述了农民进入县庭后遭受的折磨和痛苦。他们遭受着日夜的拷打和责骂,甚至有人因为无法忍受而选择死亡。这些诗句表达了农民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存的绝望。
最后两句“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描述了农民回家后的心情。他们不想向父母诉说自己的遭遇,因为担心会伤害他们的感情。如果父母能够得到食物,他们愿意放弃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父母的生存。这些诗句表达了农民对父母的深厚感情和对生命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它提醒我们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呼吁我们反思社会制度和政策对农民的影响。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