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思归乐》》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

意思:孟尝平居时,娱乐罢了琴冷冷。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和《思归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通过对山中不栖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山中夜晚不栖鸟的情景,这些鸟儿在夜半发出嘤嘤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思归的乐章,让行人掩泣倾听。这种情景让人联想到迁客们大多南征,他们的忧愤之气无法散去,最终凝聚化为精灵。 接着,作者对山鸟进行了思考,他认为这些鸟儿并非因为人的生活而存在。相反,人们因为怀土、思归的心理,想象出这些鸟儿鸣叫的原因。这种思考进一步引出了对人生情感的探讨。 随后,作者又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如孟尝君、魏武铜雀妓等,他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中,都曾被琴声、歌声所感动,但一旦回首往事,却发现其中蕴含的愁思。这进一步强调了情感是人类心灵的产物,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无常的真理。 最后,作者以元侍御为例,说明即使身为南迁客,只要内心平静,身处异地也能如长安城般自在。这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人的情感和心态是决定生活状态的关键。 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值得一读。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中不栖鸟,夜半声嘤嘤。
似道思归乐,行人掩泣听。
皆疑此山路,迁客多南征。
忧愤气不散,结化为精灵。
我谓此山鸟,本不因人生。
人心自怀土,想作思归鸣。
孟尝平居时,娱耳琴泠泠。
雍门一言感,未奏泪沾缨。
魏武铜雀妓,日与欢乐并。
一旦西陵望,欲歌先涕零。
峡猿亦无意,陇水复何情。
为入愁人耳,皆为肠断声。
请看元侍御,亦宿此邮亭。
因听思归鸟,神气独安宁。
问君何以然,道胜心自平。
虽为南迁客,如在长安城。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泠泠

    读音:líng líng

    繁体字:泠泠

    英语:cool; clear and far-reaching

    意思:
    1.清凉貌;泠清貌。
    《文选宋玉<风赋>》:“清清泠泠,愈病析酲。

  • 平居

    读音:píng jū

    繁体字:平居

    英语:in normal times

    意思:
    1.平日;平素。
    《战国策齐策五》:“此夫差平居而谋王,强大而喜先天下之祸也。”

  • 孟尝

    读音:mèng cháng

    繁体字:孟嘗

    意思:(孟尝,孟尝)
    见“孟尝君”。

    造句:”孟尝君只好到他的领地薛去。”孟尝君再拜曰:“敬从命矣。与宰相孟尝君的关系也很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