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居先,信陵居亚。
意思:孟尝君为先,信陵君在亚。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四公子吟》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通过对“时”、“事”的独特理解,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
首句“时去三王,事归五霸”,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历史的长河分为“三王”时期和“五霸”时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独特理解。“三王”指的是夏、商、周三代之君,“五霸”则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位霸主。诗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人们所追求的理想和价值观也在发生着变化。
“七雄既争,四子乃诧”,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战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七雄争霸,四子(即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诧异于这种混乱的局面。这里的“七雄”代表了战国时期七个强大的诸侯国,彼此争夺领土和权力,而四子则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公子,他们以仁义之士自居,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这种混乱的局面。
“孟尝居先,信陵居亚”,诗人以孟尝君和信陵君为榜样,认为他们能够超越其他三位公子,成为时代的先驱者。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贵族,他以善于治理国家和结交宾客而著称;信陵君则是魏国公子,他礼贤下士,广纳贤才,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平原居中,春申居下”,诗人以平原君和春申君为对比,认为他们无法超越其他三位公子,处于下风。平原君在赵国为相时,曾数次接待宾客,但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并不突出;春申君则是楚国的公子,他虽然善于结交宾客,但他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也并不出众。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风云,通过对“时”、“事”的独特理解,展现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四位公子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仁义、礼贤下士等价值观的理解和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是一首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