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意思:未向高枝稳,当时为绕树声。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夜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是一首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绘的诗,通过对夜乌在晴朗夜晚的叫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深深热爱与感慨。
首句“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诗人开篇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新晴的夜晚,月亮明亮如昼,而夜乌受惊,频繁的啼叫。这里的“新晴”暗示了前一天可能下过雨,雨后初晴,月色皎洁。“频听夜乌惊”则直接描绘了夜乌的叫声,它们在夜晚频繁的啼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乌的生活习性。夜乌虽然在高高的树枝上栖息,但它们时常被风吹动树枝的声音所惊醒,继续啼叫。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夜乌的深深喜爱和同情。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诗人以群飞的夜乌为背景,描绘了众鸟纷乱的景象。众鸟并没有因为夜乌的啼叫而惊慌失措,显示出它们的镇定和从容。这一句进一步展示了夜乌的叫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诗人以夜乌的叫声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在动静之间,诗人看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他感叹谁能真正理解万物之情呢?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自然世界的赞美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夜乌的叫声为线索,通过对新晴月下纷乱的鸟群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世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深深热爱与感慨。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