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夜晴》

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
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
作品赏析
这首诗《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是一首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绘的诗,通过对夜乌在晴朗夜晚的叫声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深深热爱与感慨。 首句“新晴月正明,频听夜乌惊”,诗人开篇就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新晴的夜晚,月亮明亮如昼,而夜乌受惊,频繁的啼叫。这里的“新晴”暗示了前一天可能下过雨,雨后初晴,月色皎洁。“频听夜乌惊”则直接描绘了夜乌的叫声,它们在夜晚频繁的啼叫,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未向高枝稳,时为绕树声”,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夜乌的生活习性。夜乌虽然在高高的树枝上栖息,但它们时常被风吹动树枝的声音所惊醒,继续啼叫。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夜乌的深深喜爱和同情。 “群飞自纷泊,众鸟不屏营”,诗人以群飞的夜乌为背景,描绘了众鸟纷乱的景象。众鸟并没有因为夜乌的啼叫而惊慌失措,显示出它们的镇定和从容。这一句进一步展示了夜乌的叫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躁静於焉见,谁能度物情”,诗人以夜乌的叫声为切入点,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理解。在动静之间,诗人看到了自然的和谐与美妙,他感叹谁能真正理解万物之情呢?这一句既是对前文的总结,也是对自然世界的赞美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夜乌的叫声为线索,通过对新晴月下纷乱的鸟群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世界的生机与和谐。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和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世界的深深热爱与感慨。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作。
相关诗词
  • 1
    [元]
    花满尊前酒满卮。
    不开笑口是痴儿。
    山林钟鼎都休问,且听双蛾合一词。
    春烂处,夜晴时。
    玉壶香袅冷胭脂。
    海棠影转梧桐月,吟到梨花第一
  • 2
    [宋]
    不奈滴檐声,风囘昨夜晴。
    一阶春草碧,几片落花轻。
    知分贫堪乐,无营梦亦清。
    看君话幽隐,如我愿逃名。
  • 3
    [唐]
    洛阳宫观与天齐,雪净云消月未西。
    清浅乍分银汉近,辉光渐觉玉绳低。
    绿醽乍熟堪聊酌,黄竹篇成好命题。
    应念武关山断处,空愁簿领候晨鸡。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