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
意思:杂花境内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
出自作者[宋]释大观的《题觉心居士转物轩》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欣赏自己庭院中的池塘、柳树、梅花等景物时所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
首联“两沼灎寒碧,一堂纳宽閒”,描绘了庭院中的两个池塘,碧绿清澈,寒意袭人,而整个庭院则宽大而闲适。这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颔联“高柳逢春新翠展,寒梅齐雪清香繁”,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新绿,梅花清香,展现了作者对季节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接下来的“好本栽培常烂熳,四序芳馨看互换”,表达了作者对栽培花草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同时,“四序芳馨看互换”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变化和流转的欣赏。
“杂华境遍刹尘中,十波罗蜜更主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世界的理解,认为佛法世界就像一个繁华的世界,充满了各种美好的事物,而佛法则是十波罗蜜的伴生物,是指导人们走向解脱的智慧。
“觉心隐几随彷徉,六用俱妙无可降”,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领悟和理解,认为只有保持觉心,才能在生活中随遇而安,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时,“六用俱妙无可降”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和佛法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最后,“跏趺不语亦不默,篆烟一缕春昼长”,描绘了作者打坐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深入理解和领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宁静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和佛法的热爱和理解,充满了对生活的欣赏和对佛法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