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棕行》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意思:左绵公馆清江渍,海棕一株高入云端。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海棕行》

全文赏析

【鹤注】棕在绵州,乃宝应元年至绵州时作。棕,子冬切。赵曰:《海棠记》载李赞皇云:花木以海名者,悉从海上来。宋祁《益部方物赞》:海棕,大抵棕类,然不皮而干叶丛于杪,至秋乃实,似楝子。今城中有四株,理致干坚,风雨不能撼。刘恂《岭表录》:广中有一种波斯枣木,无旁枝,直耸三四丈,至颠四向,共生十余枝,叶如棕榈,彼士人呼为海棕木。三五年一著子,类北方青枣,但少尔。舶商亦有携至中国者,色类沙糖,味极甘。陶九成《辍耕录》:成都有金果树,顶上叶如棕榈,皮如龙鳞,实如枣而大,番人名为苦鲁麻枣,一名万年枣。李时珍曰:虽有枣名,别是一物,南番诸国多有之,即杜甫所赋海棕也。鹤曰:唐子西《游治平院》诗:”江边胜事略寻遍,不见海棕高入云。”注云:”即老杜所谓东津者。”据此,则馆与棕,皆在涪江之东津也。

  左绵公馆清江濆①,海棕一株高入云。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②。自是众木乱纷纷③,海棕焉知身出群。移栽北辰不可得④,时有西域胡僧识⑤。

  (上四,咏海棕,下乃抚棕有感。一株入云,远望也。鳞甲苍白,近视也。惜乎混迹群木,无从自见其奇,孰有移之以植禁苑乎?然抱此异质,终当遇识者之鉴赏矣。《杜臆》:公抱经济而不得识,自负自叹,非咏海棕也。)

  ①《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东,百濮所充。”旧注:“绵州,涪水所经。涪居其右,绵居其左,故曰左绵。”②龙鳞粗,犀甲细,苍棱白皮,其文理似之。扬雄《甘泉赋》:“嵌岩岩其龙鳞。”《考工记》:“犀甲七属。”③王融《古意》:“木叶乱纷纷。”④《杜臆》:移栽北辰,从“天上种白榆”脱来。⑤汉武帝穿昆明池,池底皆黑灰,问东方朔。朔曰:“不知,可问西域胡僧法兰。”法兰,盖博物者也。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左绵公馆清江濆,海棕一株高入云。
龙鳞犀甲相错落,苍棱白皮十抱文。
自是众木乱纷纷,海棕焉知身出群。
移栽北辰不可得,时有西域胡僧识。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左绵

    读音:zuǒ mián

    繁体字:左綿

    意思:(左绵,左绵)

    1.晋·左思《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2.地名。
    晋·左思《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 清江

    读音:qīng jiāng

    繁体字:清江

    意思:
    1.水色清澄的江。
    南朝·梁·何逊《初发新林》诗:“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唐·王昌龄《送窦七》诗:“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荧荧望一舟。”

  • 公馆

    读音:gōng guǎn

    繁体字:公館

    短语:府 府邸 官邸

    英语:residence

    意思:(公馆,公馆)

    1.诸侯的宫室或离宫别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