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姜楚公画角鹰歌》 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

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

意思:这鹰写真在左线,却感叹真骨就假传。

出自作者[唐]杜甫的《姜楚公画角鹰歌》

全文赏析

【鹤注】此宝应元年至绵州时作。姜皎以诛窦怀贞功,进殿中监、楚国公。其子庆初,亦袭封楚国公。《名画记》:姜皎,上邽人,善画鹰鸟。玄宗即位,累官至太常卿,封楚国公。《埤雅》:“鹰鹞顶有角毛微起,通谓之角鹰。”胡夏客曰,曾见角鹰,头上有羽直竖如角。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①。观者贪愁掣臂飞②,画师不是无心学。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梁间燕雀休惊怕③,亦未传空上九天④。

  (上四,赞画之神妙。下四,借鹰以寄慨。鹰生漠北,故云幽朔。贪愁有二义,贪其能飞,又愁其飞去。后之画师,不是无心学,但不能学耳。人见画鹰神似,反觉真鹰少色。究竟画中假影,岂能腾空直上?世人奈何好画鹰,而不好真鹰乎?感慨无限,)

  ①《记》:“仲秋之月,杀气浸盛。师氏曰:《书》:宅朔方,曰幽都。幽,阴也。朔,北也。②掣臂飞,谓掣臂鞲而欲飞去。③《战国策》:“燕雀处堂。”④《楚辞》:“指九天以为正。”王嗣奭曰:形容佳画,止于夺真,而穷工极变。如“高堂几生鹘,飒爽动秋骨”,奇矣,“却嗟真骨遂虚传”更奇。
-----------仇兆鳌 《杜诗详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楚公画鹰鹰戴角,杀气森森到幽朔。
观者贪愁掣臂飞,画师不是无心学。
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
梁间燕雀休惊怕,亦未抟空上九天。
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关键词解释

  • 左绵

    读音:zuǒ mián

    繁体字:左綿

    意思:(左绵,左绵)

    1.晋·左思《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2.地名。
    晋·左思《蜀都赋》:“于东则左绵·巴中,百濮所充

  • 写真

    读音:xiě zhēn

    繁体字:寫真

    短语:肖像 画像 实像

    英语:mirror

    意思:(写真,写真)

    1.画人的真容。
    北齐·颜之推《颜氏

  • 虚传

    读音:xū chuán

    繁体字:虛傳

    意思:(虚传,虚传)
    空传其名;不实的传说。
    唐·杜甫《姜楚公画角鹰歌》:“此鹰写真在左绵,却嗟真骨遂虚传。”
    宋·秦观《次韵子由题摘星亭》:“不见烧香成宿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