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湘竹有题》 我欲捐轻舟,褰衣入崆峒。

我欲捐轻舟,褰衣入崆峒。

意思:我想把小船,提起衣服入空洞。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湘竹有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描绘在湘竹(湘妃竹)下行走、宿息,以及欣赏竹林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通过对云雨竹林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一幅变幻莫测、神秘美丽的画卷。诗人通过对竹林的细致观察,描绘了竹叶的疏密、新旧竹节的形态,以及竹林在阳光和微风下的动态美。同时,诗中也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竹林比作千灵妃和万青童,形容竹叶纷如幡幢、环佩摇动,生动地表现了竹林的美丽和神韵。 诗人在描绘竹林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质坚、本外直、性洁、中空等竹子特性的赞美,强调了竹子坚韧、纯洁、高雅的品质。诗人还通过将竹子与“冰雪”相比,表达了对竹子坚贞不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的敬仰。 最后,诗人通过描绘桃花红、疑有桃源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想要捐轻舟,褰衣入崆峒,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与雨态,万变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细含风。
新梢露袅袅,老节烟蒙蒙。
纷如千灵妃,从以万青童。
幡幢列缥缈,环佩摇丁东。
来从蔚蓝天,步入东华宫。
怅望不可即,翩然若惊鸿。
夭矫喜而笑,低回俯乃恭。
质坚本外直,性洁缘中空。
籊尔中弦矢,揉之可彤弓。
冰雪誓不易,肯与时污隆。
今朝揭春晴,更觉翠色浓。
戢戢琅玕丛,忽见桃花红。
直疑路不远,便与桃源通。
我欲捐轻舟,褰衣入崆峒。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崆峒

    读音:kōng tóng

    繁体字:崆峒

    意思:I

    1.山名。在今甘肃·平凉市西。相传是黄帝问道于广成子之所。也称空同、空桐。
    《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上,

  • 轻舟

    读音:qīng zhōu

    繁体字:輕舟

    短语:独木舟 方舟

    英语:skiff

    意思:(轻舟,轻舟)

    1.轻快的小船。
    《国语越语下》:“﹝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