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
意思:一会儿粉淡松又青,到最后远山描摹不成。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雨中春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生动而独特的描绘,以春山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壮阔又细腻的自然画卷。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将自然景色和画家作画的过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诗韵。
首句“谁作春山新幛子,尖峰为笔天为纸”,以问句开头,引人入胜,将春山比作一幅新幛子,以尖峰为笔,天空为纸,形象地描绘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人的比喻生动且富有新意,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接着,“近看点缀八九山,山外远山三万里”,诗人的视角从近到远,层层推进,展现了山外有山,深远无际的景象,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广阔无垠。
“纸痕惨淡远山昏,上有长松青到云”,这里诗人巧妙地以画家的笔触来描绘自然,将惨淡的纸痕比作远山的朦胧,长松青青直达云端,这样的比喻既新颖又富有意境。
“自嫌松色太青在,旋拈粉笔轻轻盖”,诗人以画家的角度,嫌弃松色过于青翠,于是用粉笔轻轻遮盖,这里的“粉笔”实际上是指白云,诗人用粉笔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白云覆盖松树的景象。
“须臾粉淡松复青,至竟远山描不成”,最后,诗人描述了粉笔淡化后,松树又显现出青翠的颜色,而远山却无法描绘出来。这句诗表达了自然的韵味和生机是任何画笔都无法完全描绘的。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将自然景色和画家作画的过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诗人的艺术技巧和想象力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人读后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韵味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