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 飞雨过池阁,浮光生草树。

飞雨过池阁,浮光生草树。

意思:飞下过雨池阁,在光生草木。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牛相公林亭雨后偶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水景园林。 首句“飞雨过池阁,浮光生草树”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一幅水墨画,描绘了雨后的池阁和葱茏的草地树木。飞雨,既指疾飞的雨水,又象征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和生命的活力。浮光,则描绘了水面反射的光芒,与生草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 “新竹开粉奁,初莲爇香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园林中的植物,新竹开出如粉妆般的嫩叶,初莲花则点燃了清香。这里不仅有植物的生长和繁荣,还有诗人对它们的细致观察和深情赞美。 “野花无时节,水鸟自来去。”这两句诗把视角转向了园林中的野花和水鸟。野花在四季中无时无刻不在开放,水鸟则自由自在地来去。这里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美。 最后一句“若问知境人,人间第一处。”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对园林的评价和赞美。如果有人问起这个人间最美丽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这池阁园林。这里融合了自然的美和人类的设计,既有大自然的生机和美丽,又有人类艺术的创造和智慧。这里是一个让人感到舒适、宁静、美丽的地方,是人们心中的“人间第一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池阁园林。它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类艺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它也引导读者去欣赏和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去寻找和创造属于自己的“人间第一处”。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雨过池阁,浮光生草树。
新竹开粉奁,初莲爇香注。
野花无时节,水鸟自来去。
若问知境人,人间第一处。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池阁

    读音:chí gé

    繁体字:池閣

    意思:(池阁,池阁)
    池苑楼阁。
    《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帝飨卫士于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阁。”
    唐·储光羲《舟中别武金坛》诗:“月光丽池阁,野气浮林园。”

  • 浮光

    读音:fú guāng

    繁体字:浮光

    意思:
    1.水面或物体表面反射的光。
    南朝·陈·阴铿《渡青草湖》诗:“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
    唐·骆宾王《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 飞雨

    读音:fēi yǔ

    繁体字:飛雨

    意思:(飞雨,飞雨)

    1.飞飘的雨。
    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飞雨祠上东

  • 光生

    读音:guāng shēng

    繁体字:光生

    意思:平整,妥帖。
    克非《春潮急》五:“李让显然是长于干这种事的,手脚远比李克搞的快,而且补得又光生又整齐。”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