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杏花天·听蝉翦叶迎秋燕》 飞雨过、绣幕尽卷。

飞雨过、绣幕尽卷。

意思:飞下过雨、绣幕全卷。

出自作者[宋]朱敦儒的《杏花天·听蝉翦叶迎秋燕》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听蝉翦叶迎秋燕。画戟散、金铺开遍。清风占住秦筝怨。楼上衙牌易晚。飞雨过、绣幕尽卷。借水沈、龙涎旋碾。金盆弄水停歌扇。凉在冰肌粉面》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氛围,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感受和行为。 首先,诗中提到了“听蝉翦叶迎秋燕”,这是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蝉声渐消,叶子开始变黄,燕子开始迁徙,这些都是秋天到来的标志。接着,“画戟散、金铺开遍”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画戟和金铺都是古代建筑的装饰,散开则暗示着秋天的到来。 “清风占住秦筝怨”一句,将秦筝的怨声与清风相结合,表达出秋天的清冷和寂静。秦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其声音哀怨,与秋风结合在一起,更增添了秋天的凄凉之感。 “楼上衙牌易晚”和“飞雨过、绣幕尽卷”两句,描绘了人们在秋天的活动和感受。楼上衙牌是古代官府的计时设备,由于秋天的夜晚时间似乎变得很长,因此人们等待的时间也变得很晚。而“飞雨过、绣幕尽卷”则描绘了秋雨过后,人们开始行动起来,将窗帘全部卷起,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借水沈、龙涎旋碾。金盆弄水停歌扇”这两句则描绘了人们利用水沉和龙涎香来调节室内空气,停止唱歌和扇风的行为。这表明人们在秋天夜晚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和舒适度。 最后,“凉在冰肌粉面”一句,表达了秋天的凉爽给人们肌肤带来的舒适感,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开始注重保养肌肤,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夜晚的景象和氛围,以及人们在这个季节中的活动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听蝉翦叶迎秋燕。
画戟散、金铺开遍。
清风占住秦筝怨。
楼上衙牌易晚。
飞雨过、绣幕尽卷。
借水沈、龙涎旋碾。
金盆弄水停歌扇。
凉在冰肌粉面。
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关键词解释

  • 飞雨

    读音:fēi yǔ

    繁体字:飛雨

    意思:(飞雨,飞雨)

    1.飞飘的雨。
    南朝·齐·谢朓《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
    唐·王昌龄《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诗:“飞雨祠上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