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意思:芳衣襟染泪迹,愁思绵绵空又情。

出自作者[南北朝]谢朓的《同谢谘议咏铜雀台》

全文赏析

第 384 页[①]穗帷:即灵帐,帷,亦作帏。井斡(hán含):汉代楼台名,这里借指铜雀台。这两句是说,铜雀台上飘着灵帐,就象死者活着一样供给他酒食。
  第 384 页[②]郁郁:形容树木茂盛。西陵:曹操的葬地。讵:岂。这两句是说,曹操墓地的树木都长得很茂盛了,他哪里还能听到妄伎唱歌奏乐的声音呢?
  第 384 页[③]芳襟:指妾伎的衣襟。婵媛:情思牵连的样子。这两句是说,妾伎们落泪,空余感伤之情,死人也不知道。
  第 384 页[④]玉座:帝位,这里指曹操的灵位。这两句是说,曹操这样的人物尚有一死(灵位寂寞),妾伎又何足道呢!
【说明】
  这是一首应和(同)谢咨议凭吊魏武帝曹操的诗。曹操临死时,在他的《遗令》中曾经嘱咐诸子将自己的遗体葬在邺的西岗,并令妾伎们住在铜雀台上,早晚供食,每月初一和十五还要在他的灵帐前面奏乐唱歌,并且让她们登台向西瞻望他的西陵墓田。作者认为这一切安排都是无益的,人死已久,墓地的树木都长得很茂盛了,供奉祭祀还有什么用处呢?作者对曹操的眷眷于身后之事有所批评,对他身后的寂寞也有所同情。谢咨议,名璟;咨议,官名。铜雀台:建安十五年曹操所建,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古邺城的西北隅。

--------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穗帷飘井干,樽酒若平生。
郁郁西陵树,讵闻歌吹声。
芳襟染泪迹,婵媛空复情。
玉座犹寂寞,况乃妾身轻。
作者介绍 谢朓简介
谢朓(464—499),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杰出的山水诗人,出身高门士族,与“大谢”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19岁解褐豫章王太尉行参军。永明五年(487),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永明九年(491),随随王萧子隆至荆州,十一年还京,为骠骑咨议、领记室。建武二年(495),出为宣城太守。两年后,复返京为中书郎。之后,又出为南东海太守,寻迁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元年(499)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死狱中,时年36岁。

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关键词解释

  • 婵媛

    读音:chán yuán

    繁体字:嬋媛

    英语:lovely

    意思:(婵媛,婵媛)

    1.牵引,情思牵萦。
    《楚辞离骚》:“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王逸

  • 芳襟

    读音:fāng jīn

    繁体字:芳襟

    意思:
    1.美人的衣襟。
    南朝·齐·谢朓《同谢咨议咏铜爵臺》:“芳襟染泪迹,婵娟空复情。”

    2.高尚的襟怀。
    明·邵潜《寄陈仲醇徵君》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