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离思》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意思:朔雁传信了,湘江竹染泪多。

出自作者[唐]李商隐的《离思》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感受。 首句“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描绘了作者看到前溪舞女的舞蹈已经气力全无,子夜歌的悲凉心酸,暗示了作者自己的情感已经到了尽头。前溪舞是一种欢快的舞蹈,但现在却失去了生气,这可能象征着作者的情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欢乐和活力。而子夜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悲歌,作者的心中充满了酸楚和悲痛,这反映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和思念,但峡云已随风而去,沟水依旧流淌,却再也带不走他的思念和回忆。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悲伤和思念。朔雁是北方的大雁,是书信的象征,但现在它们已经无法传递消息,表达了作者与亲友的隔阂和孤独。湘篁是湘江畔的竹子,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悲伤。作者用它来表达自己的眼泪之多,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悲伤和痛苦。 最后,“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无助和无奈。他无法见到亲友们的面容,只能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微波之中,表达了他的孤独和痛苦。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思念,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助。这首诗是一首非常优秀的抒情诗,它以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了读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
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
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作者介绍 李商隐简介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死后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关键词解释

  • 朔雁

    读音:shuò yàn

    繁体字:朔雁

    意思:指北地南飞之雁。
    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眷转蓬之辞根,悼朔雁之赴越。”
    唐·刘沧《与僧话旧》诗:“此时相见又相别,即是关·河朔雁飞。”
    清·

  • 传书

    读音:chuán shū

    繁体字:傳書

    意思:(传书,传书)

    1.谓使书籍流传于世。
    《庄子天道》:“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2.指抄写或刻印书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