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意思:二雅得失,五典陈雍熙。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谢黄揔太博见示文集》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江夏公的赞歌,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江夏公指的是江夏王,是一位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的品德和行为被人们所敬仰和传颂。 诗中首先描绘了松桂的形象,松桂色佳,与众芳不同,桂色金黄,象征着高贵和纯洁。接着,诗人又以金石比喻江夏公的声音,坚硬而正大,不会随波逐流。这些比喻都表现了江夏公的高尚品质和独特魅力。 接着,诗人赞美了江夏公的雅言和经纬心,他以君子之道为指导,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为国家和人民谋福利。他的教化辞落落大方,深入人心,他的言论和行为都符合圣贤之道,不会因为富贵而改变。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江夏公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行为和思想将为千古奇观,他的风范将为后人所敬仰和传承。诗中还表达了对江夏公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成为讽谏之路上的重要人物,被升至诰命司,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松桂、金石、雅言、经纬心等形象的描绘,表现了江夏公的高尚品质和独特魅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江夏公的敬仰和期望之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性。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松桂有嘉色,不与众芳期。
金石有正声,讵将群响随。
君子著雅言,以道不以时。
仰止江夏公,大醇元小疵。
孜孜经纬心,落落教化辞。
上有帝皇道,下有人臣规。
邈与圣贤会,岂以富贵移。
谁言荆棘滋,独此生兰芝。
谁言蛙黾繁,独此蟠龙龟。
岂徒一时异,将为千古奇。
愿此周召风,达我尧舜知。
致之讽谏路,升之诰命司。
二雅正得失,五典陈雍熙。
颂声格九庙,王泽及四夷。
自然天下文,不复迷宗师。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五典

    读音:wǔ diǎn

    繁体字:五典

    英语:Wudian

    意思:
    1.古代的五种伦理道德。
    《书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从。”
    孔传:“五典,五常之教。父义、母慈、

  • 雍熙

    读音:yōng xī

    繁体字:雍熙

    意思:谓和乐昇平。
    《文选张衡<东京赋>》:“百姓同于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薛综注:“言富饶是同,上下咸悦,故能雍和而广也。”
    前蜀·贯休《阳春曲》:“

  • 雅正

    读音:yǎ zhèng

    繁体字:雅正

    英语:standard; correct

    意思:
    1.典雅纯正。
    汉·应劭《风俗通声音笛》:“笛者,涤也。所以荡涤邪秽,纳之于雅正也。”<

  • 二雅

    读音:èr yǎ

    繁体字:二雅

    英语:er\'ya

    意思:
    1.《诗经》中《大雅》《小雅》的合称。
    汉·班固《幽通赋》:“盖惴惴之临深兮,乃二《雅》之所祗。”
    唐·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