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长歌行赠旺兄》 耕凿不随时俗改,衣冠颇有古风存。

耕凿不随时俗改,衣冠颇有古风存。

意思:耕作不随世俗改,衣服很有古代风俗存在。

出自作者[明]何景明的《长歌行赠旺兄》

全文创作背景

《长歌行赠旺兄》是何景明创作的一首诗,其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及思想情感有关。何景明是明朝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之一,他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可能与他的某个兄弟有关,表达了对兄弟情谊的珍视和人生感慨。但具体创作背景需进一步考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家学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兄为吾祖之长孙,能将孝义持家门。
耕凿不随时俗改,衣冠颇有古风存。
我家东冈旧乡土,谷有田场桑有圃。
诸兄喧哗逐城市,兄也萧条守环堵。
仆童驯雅妻更良,男女膝下皆成行。
女长适人止近里,男大为农不出乡。
只今汝年六十七,我翁为叔汝为侄。
岁时相看如父子,登堂过庭礼不失。
弟昔省兄尽君欢,夜秉灯烛罗杯盘。
兄前劝饮嫂劝餐,留我一月相盘桓。
自从离兄仕下都,都城谁是悠悠者。
万户清晨霜满裘,九衢白昼尘随马。
朱门金锁午未开,我曹不敢骑马回
作者介绍
何景明(1483年8月6日—1521年8月5日),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自幼聪慧,八岁能文,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十九岁中进士,授中书舍人,并任内阁。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明是明代“文坛四杰”中的重要人物,也是明代著名的“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性耿直,淡名利,对当时的黑暗政治不满,敢于直谏,曾倡导明代文学改革运动,著有辞赋32篇,诗1560首,文章137篇,另有《大复集》38卷。墓地在今信阳师范学院大复山。

关键词解释

  • 古风

    读音:gǔ fēng

    繁体字:古風

    短语:遗风

    英语:antiquity

    意思:(古风,古风)

    1.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

  • 衣冠

    读音:yì guān

    繁体字:衣冠

    短语:羽冠

    英语:clothes and hat

    意思:I

    1.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

  • 随时

    读音:suí shí

    繁体字:隨時

    短语:无时无刻

    英语:at any time

    意思:(随时,随时)

    1.顺应时势;切合时宜。
    《易随》:“

  • 耕凿

    读音:gēng záo

    繁体字:耕鑿

    意思:(耕凿,耕凿)

    1.耕田凿井。语出古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后常用“耕凿”形容人民辛勤劳动,生活安定。

  • 时俗

    读音:shí sú

    繁体字:時俗

    英语:custom of the time

    意思:(时俗,时俗)

    1.世俗,流俗。
    《楚辞离骚》:“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 有古

    读音:yǒu gǔ

    繁体字:有古

    意思:有远谋。
    《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