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时兴诗》 形变随时化。

形变随时化。

意思:形状变化随季节变化。

出自作者[魏晋]卢谌的《时兴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首句“亹亹圆象运”,描绘了天体的运行,表达了宇宙的无限和永恒。诗人用“亹亹”一词形容圆象的运动,给人以动态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 “悠悠方仪廓”,诗人用“悠悠”形容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而“方仪廓”则描绘了世界的广阔和无垠,给人以无限的遐想。 接下来,“忽忽岁云暮”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末的临近。诗人通过描绘游走在原野上采摘萧藿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 随着诗人的脚步,他跨越了芒山和黄河,来到了伊水和洛水畔。在这里,他看到了凝霜沾蔓草,悲风振林薄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感受到了自然的变幻和无情。 “摵摵芳叶零,橤橤苍华落”两句,诗人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感慨。 最后,“登高眺遐荒,极望无崖崿”两句,诗人通过登高远眺,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他看到了自然的无限和广阔,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无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慨。诗人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亹亹圆象运。
悠悠方仪廓。
忽忽岁云暮。
游原采萧藿。
北踰芒与河。
南临伊与洛。
凝霜沾蔓草。
悲风振林薄。
摵摵芳叶零。
橤橤苍华落。
下泉激洌清。
旷野增辽索。
登高眺遐荒。
极望无崖崿。
形变随时化。
神感因物作。
澹乎至人心。
恬然存玄漠。
作者介绍
卢谌(284─351),字子谅,范阳涿(今属河北涿县)人,晋代文学家。曹魏司空卢毓曾孙。西晋卫尉卿卢珽之孙,尚书卢志长子。晋朝历任司空主簿、从事中郎、幽州别驾。后赵、冉魏时官至侍中、中书监。

卢谌最初担任太尉椽。311年,洛阳失陷,随父北依刘琨,途中被刘粲所掳。312年,辗转归于姨父刘琨,受到青睐。315年,刘琨为司空,任卢谌为主簿,继转任从事中郎。316年,并州失守,随刘琨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匹磾以卢谌幽州别驾。318年,刘琨为匹磾所拘。期间,卢谌与刘琨以诗相互赠答,写有《答刘琨诗二首》《赠刘琨诗二十首》。刘琨被害,卢谌前往辽西依附段末波。朝廷不敢为其吊祭,后卢谌等上表申理,文旨甚是切恳。石虎攻取辽西后,进入后赵,历任中书侍郎、国子祭酒、侍中、中书监等职。350年,冉闵诛石氏、灭后赵,卢谌在冉魏任中书监,后在襄国遇害。时年67岁。

卢谌为人清敏、才思敏捷,喜读老庄,又善于写文章。他著有《祭法》《庄子注》及文集十卷,其中有些诗篇流传至今。

关键词解释

  • 形变

    读音:xíng biàn

    繁体字:形變

    英语:shape change

    意思:(形变,形变)
    在外力的作用下,固体的形状或体积所发生的改变。基本的形变有拉伸形变、扭转形变、变曲形变和剪切形变。

  • 随时

    读音:suí shí

    繁体字:隨時

    短语:无时无刻

    英语:at any time

    意思:(随时,随时)

    1.顺应时势;切合时宜。
    《易随》:“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