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自砺山东望震泽诗》 幽篁愁暮见。

幽篁愁暮见。

意思:幽竹愁暮见。

出自作者[南北朝]鲍照的《自砺山东望震泽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处自然景观,表达出诗人深沉的内心感受。诗中出现的景物,如潭洞、波澜、崿嶂、云彩、岛屿、山冈、涧流、幽篁、思鸟等,构成了一幅幽静深远、苍茫迷离的画卷。诗人借助这些景物,寄寓了自己沉疴在身、离别群体的孤独与苦闷。 诗歌的开头,“澜漫潭洞波,合沓崿嶂云”,以波澜漫溢的潭洞和重叠的山峦、云雾为背景,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与苦闷。 接着,“涨岛远不测,冈涧近难分”,描绘了远处的岛屿和近处的山涧,深远且神秘,展现出大自然的广阔与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奈。 “幽篁愁暮见,思鸟伤夕闻”,通过对幽深的竹林和思念之鸟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孤独、苦闷的情绪,同时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生机。 “以此藉沉痾,栖迹别人羣”,诗人以自然景观为慰藉,表达了自己因病沉疴,离别人群的孤独感,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抒发。 最后,“结言非尽书,有念岂敷文”,诗人表示自己的语言无法完全表达内心的感受,有些念头岂是文字所能阐述的,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与复杂。 整首诗歌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深深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沉关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澜漫潭洞波。
合沓崿嶂云。
涨岛远不测。
冈涧近难分。
幽篁愁暮见。
思鸟伤夕闻。
以此藉沉痾。
栖迹别人羣。
结言非尽书。
有念岂敷文。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

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重,遂引为“佐史国臣”。元嘉十六年因献诗而被宋文帝用为中书令、秣稜令。大明五年出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二年刘子顼起兵反明帝失败,鲍照死于乱军中。

鲍照与颜延之、谢灵运同为宋元嘉时代的著名诗人,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注意描写山水,讲究对仗和辞藻。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世称“元嘉体”,现有《鲍参军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幽篁

    读音:yōu huáng

    繁体字:幽篁

    英语:secluded and restful bamboo grove

    意思:指幽深的竹林。
    《楚辞九歌山鬼》:“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