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雷震》 奔电晔然作,忽如烈火明。

奔电晔然作,忽如烈火明。

意思:奔电哗地做,忽然像烈火明。

出自作者[宋]郑獬的《雷震》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思考,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四月和七月的雷雨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诗中描绘了四月老阳尽时的蛰雷,七月连大雨时的雷鸣,以及雷雨带来的各种惊人之景,如闪电、高树倒塌、雷声震耳、飞雹、怪物等。这些描绘生动地展现了雷雨的威力,同时也揭示了自然力量的神秘和不可预测性。 接着,诗人在思考这些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他认为雷是“天之常经”,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但同时也质疑雷是否在“号令失”时过于猛烈。这表明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也包含着对天道和人性的思考。 最后,诗人将雷雨现象与五行、春秋书震电等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天道的信仰和对自然的敬畏。他认为如果天道可信,那么就应该让雷雨按照正常的规律进行,不应该过于猛烈。这种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思考,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天道的敬畏和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的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四月老阳尽,蛰雷方发声。
七月连大雨,碾天三日鸣。
夜或发狂震,卧者皆起惊。
奔电晔然作,忽如烈火明。
高树大百尺,霹倒烧其根。
往往光曜中,时见怪物形。
飞雹大如指,万弩相奔倾。
椎击鸟雀群,掩地交纵横。
雷者主号令,为天之常经。
奋豫既过时,及此何匉訇。
无乃号令失,安得四时平。
春秋书震电,推之在五行。
天道傥可信,使我心不宁。
作者介绍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关键词解释

  • 烈火

    读音:liè huǒ

    繁体字:烈火

    英语:(n) raging inferno; blaze

    意思:
    1.引火;纵火。
    《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秉钺鹰扬,顺风烈火。”<

  • 奔电

    读音:bēn diàn

    繁体字:奔電

    意思:(奔电,奔电)

    1.闪电。
    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追奔电,逐遗风,周流八极,万里一息。”

    2.骏马名。
    晋·崔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