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此岂终穷者哉。
意思:廌二十五岁,他的文晔这样,气节不一般,这难道是穷尽的呢。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李宪仲哀词(并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悲情与感慨的诗。诗人通过朋友李惇之子李廌之口,表达了对逝者未能尽孝、未尽葬礼之责的深深遗憾,同时也展示了对李廌才华与气节的赞赏,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诗的开篇,“同年友李君讳惇,字宪仲。贤而有文,不幸早世,轼不及与之游也,而识其子廌有年矣。”,诗人回忆了与李惇的交往,对其早逝表示痛惜,并表达了与其子李廌的友情。
接着,“廌自阳翟见余于南京,泣曰:吾祖母边、母马、前母张与君之丧,皆未葬,贫不敢以饥寒为戚,顾四丧未举,死不瞑目矣。”,通过李廌的泣诉,诗人描绘了李家四口未葬的悲惨境遇,生动展现了生者对逝者的深深眷恋与愧疚。
然后,“适会故人梁先吉老闻余当归耕阳羡,以绢十匹、丝百两为赆,辞之不可。乃以遗存,曰:此亦仁人之馈也。”,诗人通过梁先吉老的馈赠,展现了友情的力量,同时也体现了对生者困境的关怀。
诗的后半部分,“既又作诗,以告知君与廌者,庶几皆有以助之。廌年二十五,其文晔然,气节不凡,此岂终穷者哉。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念我同年生,意长日月短。”,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李廌才华的赞赏,对他未来的期许,同时也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叹。
整首诗情感深沉,文字简练,通过对生与死、贫与富、友情与亲情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珍贵,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