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何首乌丸与友人》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

意思:这是草有奇效,曾听说在熟悉的。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寄何首乌丸与友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草药生长和功效的诗歌。它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草药生长的环境、形态、采摘和制作过程,以及草药的功效。 首先,诗中描述了草药的生长环境,“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这描绘了草药在岩壁上翠绿的藤蔓和丛生的芳香植物。接着,诗中又描绘了草药的形态,“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这描述了草药的根部,如拳头大小,颜色赤白相间。 在采摘和制作过程中,“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这些描述详细地描绘了采摘和加工草药的步骤,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同时,诗中还描述了草药的使用,“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既已须发换,白者无一丝。耳目固聪明,步履欲走驰”,这表明草药的使用能够使人容颜焕发、身体健壮,给人带来极大的好处。 最后,“十年亲友别,忽见皆生疑。问胡得尔术,容貌曾莫衰。为之讲灵苗,不为世俗知”,这表达了草药的功效超越了时间的限制,能够让久别重逢的亲友产生疑虑和好奇,同时也揭示了这种草药不为世俗所知。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的诗歌,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草药生长、采摘、制作和功效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此草有奇效,尝闻于习之。
陵阳亦旧产,其地尤所宜。
翠蔓走岩壁,芳丛蔚参差。
下有根如拳,赤白相雄雌,斸之高秋后,气味乃不亏。
断以苦竹刀,蒸曝凡九为。
夹罗下香屑,石密相和治。
入臼杵万过,盈盘走累累。
日进岂厌屡,初若无所滋。
渐久觉肤革,鲜润如凝脂。
既已须发换,白者无一丝。
耳目固聪明,步履欲走驰。
十年亲友别,忽见皆生疑。
问胡得尔术,容貌曾莫衰。
为之讲灵苗,不为世俗知。
盖以多见贱,蓬藋同一亏。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有奇

    读音:yǒu jī

    繁体字:有奇

    英语:odd

    意思:有余。
    《汉书食货志下》:“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币,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
    颜师古注:“奇,音居宜反,谓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