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伐闻于丹水之征。
意思:称伐听说在丹水的征兆。
出自作者[南北朝]庾信的《周五声调曲 角调曲 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对古代圣明君王的赞歌和对仁义之治的颂扬。诗中描绘了一个和谐、公正、慈悲、智慧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对君王的敬仰和期待。
首联“止戈见于绝辔之野。称伐闻于丹水之征。”描绘了一个和平的场景,战争已经停止,人们生活在安宁的环境中。丹水之征则象征着正义的战争,表明国家有强大的武力来维护和平。
“信义俱存乃先忘食。”表达了诚信和道义的重要性,只有当人们都遵循这些原则时,才能忘记饥饿和贫困。这也暗示了君王应该以诚信和道义为指导,为人民谋福利。
“五材并用谁能去兵。”表达了君王应该善于利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来维护和平和安定。同时,他也应该警惕战争的威胁,不能轻易放弃武力。
“虽圣人之大宝曰位。实天地之大德曰生。”这两句表达了君王应该以天地之大德——生养万物为己任,以自己的地位和权力为人民谋福利。
“泾渭同流清浊异能。琴瑟并御雅郑殊声。”这两句通过比喻和对比,表达了君王应该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包容各种不同的声音,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来治理国家。
“扰扰烝人声教不一。茫茫禹迹车轨未幷。”表达了当时社会混乱,需要君王来统一思想和行动,实现天下大同。
“志在四海而尚恭俭。心包宇宙而无骄盈。”这两句表达了君王应该心怀天下,保持谦逊和恭敬的态度,不骄不躁,以实现天下太平。
最后,“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表达了君王应该注重言辞和行为的规范,勤勉努力,才能实现理想。同时,他也应该注重教育人民,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整首诗充满了对古代圣明君王的敬仰和期待,表达了对仁义之治的向往和对人民幸福的追求。这首诗也提醒我们,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追求一个和谐、公正、慈悲、智慧的社会,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