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
意思:什么时候能见到,静话向松庭。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和宗人见寄》
全文赏析
这首诗《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是一首描绘诗人隐居生活的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闲适、淡泊名利的情怀。
首联“兀坐几忘形,柴门夜不扃”描绘了诗人独自静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夜深人静,连柴门都没有关。这种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淡泊的隐居环境,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颔联“稔怜丞相雨,瑞爱老人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激。其中,“丞相雨”象征着丰收和富饶,“老人星”则代表着长者和智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恩和对知识的追求。
颈联“妻识琴材料,童谙鹤性灵”描绘了诗人的家庭生活,妻子能够识别琴的材料,孩子们熟悉鹤的性情,这表现了诗人家庭的和谐和温馨。
接下来的几联继续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如“祖业存圭窦,年支有伏苓”、“闲身寄精舍,狂迹在旗亭”,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和淡泊名利的心态。同时,“养药依丹诀,尝花验水经”则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对自然的探索和追求。
最后一句“何时得相见,静话向松庭”,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希望能够与知己好友在松林中畅谈人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诗人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